还原 2013 年“钱荒”事件:一场定义未来的 “去杠杆”博弈

杨燕青 2018-02-22 17:29:00
2013年6月,一场被称为“钱荒”的事件开启了各方对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持续关注。

下载报告全文

 

这场波动始于2013年6月初,在4日~8日经历了第一轮货币市场利率的显著上升期,9日-18日为市场相对平静期,19日~24日为利率第二轮上升期。在市场波动最高点 6月20日,质押式回购隔夜、7天、14天加权利率分别为11.74%、11.62%、9.26%,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更是一度摸高至30%。24日,上证综指下跌196点 ,收于1963点 ,大跌 5.3%。其后,随着央行向多家银行提供流动性,几家大行拆出头寸,6月25日后利率逐步回落,市场渐渐趋于平稳。

对于置身其中的市场人士而言,那些惊魂时刻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对于外界而言,市场波动中的情节扑朔迷离,传言故事此起彼伏,自然难窥全部真相和宏观大局。公众似乎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是货币当局没有管理好市场流动性的一场 “风险暴露”,是一场“钱荒”。

随着当时事件的数据、内情和方方面面的资料逐渐浮出水面,随着时光推移带来的宏观全局走向清晰可辨,如今看来,和公众的印象全然不同,这场震动市场的“钱荒”,事实上是货币当局和市场金融机构针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向的一场博弈,是一场围绕“去杠杆”的交锋,一端豪赌大水漫灌承托旧增长模式的故事重演;一端则不惜代价坚守稳健货币政策,刚柔并济警示市场“去杠杆”已是风向。

 

 

杨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