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金融制裁?| 一财智库全球观察

第一财经研究院 2020-07-27 11:20:39

下载报告全文

 

YRI点评及研判:

1. 除了贸易、科技,金融领域正在进入中美博弈的核心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金融制裁已经成为美国实施经济制裁的主要手段。美国金融制裁依托于美元全球主流货币的地位,以及围绕美元地位建立的全球美元清算系统。全球美元清算系统主要包括Fedwire(联邦储备通信系统)、CHIPS(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清算系统)和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2. 从法律层面来看,美国金融制裁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名义上的支撑,以成文法、总统决议及财政部等部门规章为核心支撑,以州政府法规等为补充支撑的金融制裁法律体系。从组织架构来看,美国的金融制裁的决策者为总统和国会;执行管理者为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务院、财政部以及其他部门(包括司法部、商务部等);金融机构为主要的实施渠道。

3. 美国金融制裁的主要手段包括:冻结资产、冻结或取消援助款项、切断美元获取能力和使用美元渠道、禁止全球金融机构与受制裁对象进行交易、制裁对方金融体系(包括中央银行)。清单体系、长臂管辖权、二级制裁、50%原则、国内法大于国际法、难以推翻和制裁政策持续时间长是美国金融制裁的主要特点。

4.  7月14日,特朗普签署《香港自治法》,按照该法案,美将对香港国安法相关的个人、实体以及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进行制裁。按相关程序,美国国务卿在法案生效后90天内及未来每年提交报告列明被制裁的的机构和个人,其后30天后、60天内由财政部列出仍与这些相关机构或个人在“知情”下有“重大交易”的外国金融机构。可以预期,在民调支持日益落后,选情出现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将把制裁的时间、力度和范围的裁量充分服务于其大选进程;当然,他也会面临各方强硬派的压力。

5. 针对舆论热议的美国将通过SWIFT将中国完全隔离于美元系统之外的金融制裁,我们认为,除非中美两国进入“热战”状态,否则其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战争状态,是全世界各方都必须避免的极端红线。同时,去年8月,SWIFT正式在北京成立其全资中国法人机构,继美元、欧元之后,人民币是SWIFT接受的第三个国际货币。也就是说,中国无需所谓“长臂管辖”,也可以对SWIFT的商业存在进行干预。

6. 不过,鉴于当前全球金融现状,中国还难以抵御美国金融制裁。短期看,因特定借口对有限的中国机构、个人进行单点金融制裁是美国更可能的选择。美国针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的工具包括限制被制裁的中国金融机构进行美元结算,或是限制金融机构与被制裁非金融实体和个人进行业务往来,等等。美国还可能出台更多限制资金流入中国的措施,包括将中国公司从美国交易所摘牌、限制政府养老基金投资中国市场、限制中国股票/债券进入相关指数、下调中国企业信用评级和限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等等。

7. 从长期看,美国对中国采取更为广泛的金融制裁行动风险不容小觑。中国应将金融、贸易和技术通盘考量,短期内积极管理中美关系的风险点,避免过度反应;中期在民主党可能获胜的背景下,重建双方作为不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竞争对手”的基本互信,在博弈和竞争的主流中,避免两败俱伤的对抗。

8. 为了应对美国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的具体风险,中国应当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应对。首先是认清双方实力对比,保持对美多层面沟通和施加影响,其次是在全球范围建立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并支持更多元化的全球秩序建立,第三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扩大CIPS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的国际使用,加速推出跨境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l  进一步加强对美沟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多边合作,特别是与欧盟的合作,增加美国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的成本和难度。欧盟与美国在金融制裁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理念差异,有过反复的博弈,更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中国与欧盟加强相关合作能在帮助中国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l  支持独立于美国管辖范围外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兴的全球支付清算系统。2019年1月31日英国、法国和德国宣布建立“支持贸易往来工具”(INSTEX),新加坡也在积极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新的国际收付清算系统。中国应当加强与这些尝试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更多元化的全球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l  在美元将长期走弱的大背景下,中国应下决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依托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和海南自贸港,推进跨境自由收付,扩大全球性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CIPS的国际使用,并适时推出跨境使用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构建数字货币的全球新金融生态。

l  加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强化这些机构对于中国改革和制度的信心。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