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亚当斯密】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定律

邹至庄 2015-11-17 17:46:00
本文讨论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定律在中国的应用。这两个定律不但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后,而且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也能应用。

经济学的重要定律在世界各国都能应用。本文讨论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定律在中国的应用。这两个定律不但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后,而且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也能应用。内容是根据我最近的研究,将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5年12月发表。

宏观经济是用来解释国家总生产或总收入和与它有关的变数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总投资再加净出口(出口减进口)。本文介绍的定律是用来解释消费与投资的。

直到上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认为解释总消费最重要的变数是总收入。因为每个人的消费是由他的收入决定的。因此总消费是由总收入决定的。但当总收入增加时,总消费增加的百分比小于总收入增加的百分比。这种说法似乎有理,也有数据证明。当我们观察不同国家在十数年内总收入与消费变动的关系时,总消费增加的百分比确实低于总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如此继续下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时,消费的增加赶不上生产的增加,以致对国家总生产的需求不足,使得经济不能继续发展。

我的老师米尔顿·弗里德曼不相信这种说法,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消费。他的理论是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成正比。当年的收入不能衡量消费者的购买力,“持久性收入”是当年收入与去年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用美国的数据证明他的总消费理论是对的,比只用当年收入来解析消费好。研究结果在1957年出版,后来在1976年他因此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用了从1952年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发现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能解释中国的总消费。而且用了邹氏检验发现弗里德曼消费理论方程的参数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没有改变。读者或会怀疑这个结论。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实行了配给部分消费品的制度。居民只能购买固定数量的配给消费品,但他们总消费的数量还是由弗里德曼消费理论的方程来决定。如果他们不能多买配给的消费品,便会把收入用来多买其他的消费品。

宏观经济第二个重要理论是用来解释总投资。这理论分两部分:(1)投资是资本的增加。这是一个经济学的定义。(2)资本是一个生产要素。资本的数量是由总生产的数量决定。因此投资是由总生产的增加(今年的总生产减去年的总生产)来决定的。如果我们用今年的总生产与去年的总生产来解析投资,今年总生产的系数是正的,去年总生产的系数是负的,但它的绝对数的价值与前者相同。这个解析投资的理论被称为加速理论。收入或生产是速度,生产的增加是加速。日前笔者用了不少美国和中国的数据发现上述投资理论是对的。这次我用了中国统计年鉴从1952到2013年的数据,也实证了这个投资理论。同时用了邹氏检验发现此投资理论中的两个系数在1978年前后没有改变。读者或会疑问这解释投资的理论为何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都能应用,原因在于,这个理论是从上面说的两个假定(1)与(2)演变出来的。(1)是定义,(2)是一个生产的规律,在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时都能应用。

最近我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的殷寿镛博士用了中国台湾地区1961~2014年的数据,证明上述用来解释消费和投资的理论对台湾地区也是适用的。但计算持久性收入的参数在1996年后减少了,这说明今年收入对持久性收入的影响没有从前大,或者说在计算持久性收入时人们不像从前那样重视今年收入,原因是今年收入的变动很难预知。比如决定经济政策的行政长官约两年就变换一次,以致经济政策不稳定。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邹至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