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除了要GDP,还要让人的生活更舒适

2015-12-17 16:11:00
中国经济已经过了那种单纯量的扩张,目标是取得人的全面发展。除了要GDP之外,还要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除了增长速度之外,还要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除了要GDP之外,还要更蓝的天、更加合适的经济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16日在京表示,“十三五”GDP年均增速6.5%是保证翻两番目标实现的底线。对于“十三五”的经济增长速度,大致上已经有谱。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日共同举办2016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李扬在会上表示,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延续着从2007年开始的危机动能,危机至今已经接近8年,但是整个形势依然没有根本性的好转。造成危机的一些根本性原因,比如杠杆率高悬、比如劳动生产力下降、比如财政赤字的增加,以及失业率高企等基本上没有改善,在一定上可能还恶化。所以,对明年以及整个中国“十三五”时期的国际形势,不敢抱乐观的态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摄影/章轲

李扬提到,从2007年开始全球经济衰退,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有人说是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美国的以次贷危机为代表的,是美国危机;第二个阶段是欧债危机;第三个阶段很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危机。

李扬分析,可以从几个方面认识危机。

一是全球的增长很不理想。虽然有这么多措施,而且这些措施还有这么大的副作用,但是危机还没有消除,以至于我们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在危机以来是最低的。

二是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处在一种逆全球化的路径上。危机之前,全球化是一个趋势,而且在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有一句非常明确的话是“中国是全球化的促进者”,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趋势,中国在全球化中是一个积极的正能量。但是统计数据显示,是逆全球化,主要指标是连续三年以来,全球的贸易增长率低于全球的经济增长率。现在全球的贸易争端比往年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是整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逐渐在落下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其中的贸易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平均增长速度。虽然中国和印度增长还算是可以,但是比起过去的水平来说也有比较显著的下降。

“国内外对于中国的经济的预测都认为“十三五”在6%-7%,取一个中位就是6.5%,6.5%是保证我们翻两番的底线。所以,对于“十三五”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大致上已经有了一个谱。”李扬表示,过去30余年中国一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中国经济奇迹,从前几年开始再往后“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恐怕要有一个十年甚至更长一个时间,这种结构变化还会成为主流,而这种变化可能从增长速度上来说会带来一个缓慢下降的状况。

李扬介绍,整体来说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到了后期。中国的沿海地区已经工业化了,然而内地还有些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或者后期。这些以重化工、以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今天已经没了或者说已经很少了。现在面临的是又一轮的新的工业化,而且这轮工业化是以发展服务业,进一步让服务业和制造业交互式增长为特征的这一轮工业化,这一轮工业化显然我们还是在路上。今年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就是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同时,中国的城镇化也已经进入到新阶段。新型城镇化不光是人的城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它追求的是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市化,和原先城市扩张、人口向城市转移,与这种特征不同,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很不相同的。

“中国经济已经过了那种单纯量的扩张,目标是取得人的全面发展。除了要GDP之外,还要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除了增长速度之外,还要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除了要GDP之外,还要更蓝的天、更加合适的经济环境。”李扬认为,“比如前几天北京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采取措施关了很多厂子,停了很多车,关厂停车意味着GDP要减少。所以,这是一个选择问题。”(本文摘自一财网,作者章轲)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