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I
摘要及研判:
1.距离美国大选日只有2日,特朗普与拜登的支持率差距约86个百分点。由于美国疫情近日出现失控迹象,日新增确诊在9万例以上,加大了对特朗普控制疫情失败的负面影响。拜登获胜是基准情形,但是关键摇摆州的选情仍有悬念。同时,由于疫情导致大量选民邮寄投票,统计完成将需要一周甚至数周。由于支持拜登的民主党选民更多选择邮寄投票,支持特朗普的选民更多选择现场投票,特朗普已多次反对大选结果在3日后的时间区间确定,并公开表示,美国将出现“骚乱(bedlam)”。
2.选举结果不确定性的决定因素包括:
●高等法院。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宣誓就职,成为美国最高法院最年轻的大法官。民主党选民对共和党在四年之内向高法输送了三个保守主义大法官的愤怒可能会转化为投票的积极性。该因素促使民主党支持者积极投票。
● “沉默的多数”可能在投票日“一鸣惊人”?根据19个州的投票人党派信息的统计,大约一半的选民计划提前投票,其中62%的民主党人计划提前投票,72%的共和党人计划等待选举日当天投票。因此,不排除没有投票的特朗普的支持者是否会在投票日当天帮助特朗普逆风翻盘。
●民调存在重大问题。近三分之二的美国民众表示不想对政治发表真实看法;对民调机构的不信任导致特朗普支持者的回复率较低。在“强烈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中有17%的人表示,他们不太可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将如何投票。
图 1. 民调支持率 (10月30日)
来源: FT
3.部分州允许提前投票后悔的选民重新投票,加深因邮寄选票对选票公正性的质疑。截至10月30日,已经完成提前投票的邮寄选票共有4775万张,占目前提前选票的67.2%。全部邮寄选票共有9103万张,占2016年总投票人数的66.1%。目前全美允许重新投票的有14个州。邮寄选票以及重新计票可能延后各州选举结果的出炉,而由于民主党选民更多采用邮寄投票的方式,时间延长对于拜登将更加有利。特朗普可能会借机通过制造司法争议来为自身选情谋利,比如质疑邮寄选票的有效性、或者通过选票诉讼将选举结果诉诸最高法院,甚至发起骚乱。
4.因此,本次大选可能出现的一个局面是:拜登获得初步选举胜利,但特朗普以邮寄选票存在舞弊为由,不承认部分州的选举结果并最终上诉至最高法,大选后美国政治进入短期的混乱期。所能预期出现的最坏情况是:争议到2021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就职日)时都未能解决,美国军方也因此无法明确谁将有权利作为总司令来接管核密码。
5.但由于民意支持度的明显差距且叠加共和党内部已经出现不同的声音,部分权威人士已经表明会尊重选举结果,大概率不会参与特朗普的政治闹剧,因此最终结果仍可能是拜登赢得总统大选,同时民主党继续控制众议院并很可能重新取得参议院的多数地位。
6.对于美国经济和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而言,拜登和“拜登经济学”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面对如何刺激经济、促进就业率回升这些急迫而严峻的问题,拜登提出的经济复苏方案被认为是疫后经济快速回弹的有效方案。拜登承诺,若当选将在其四年任期中追加3万亿美元的额外支出,此外还将推出目前在国会遇阻的价值2万亿美元的疫情援助措施得以施行。
图2. 拜登经济学
来源: FT
7.不过,即使特朗普输掉本次大选,特朗普主义在未来将继续存在。一方面,共和党在政治理念与政策选择上,出现了走向极端化的趋势。特朗普已经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了共和党,未来的国会议员候选人将不得不体现特朗普主义,未来几年特朗普仍将是美国政坛一支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催生特朗普主义的土壤依然存在,新冠疫情导致经济不平等更加严重,而经济危机和萧条产生政治极端主义,右翼民粹主义将成为美国新常态。因此无论谁入主白宫,都需要积极吸引或者迎合这些民粹主义者,以保全自己的支持率。
8.无论谁上台,中国都需做好准备,中美关系的挑战和竞争将会持续。特朗普连任,会延续其对华的极限施压全面打压举措;而拜登当选,在外交政策上,他会摒弃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思维,支持多边国际机构,与传统盟友合作。但美国对华政策基本上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中国仍将被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将从战略层面采取联合盟友围堵及规则制定等办法对付中国。不过,若拜登当选,关税可能被取消。同时,无论是气候变化、基础设施、人文交流,还是贸易投资方面,中美都有可能回归常态,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和前景。而这对中美双方均更加有利。
沪ICP备14015572号-6 | 网安备案号: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4461号
沪ICP备14015572号-6
网安备案号: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4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