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年——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

2023-03-29 15:24:29

下载报告全文

 

十年树木;二十年,当成栋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从2001到2021年这二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无论从规模的变化,还是产业链不断向上的迁移,都可以说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刚刚加入WTO时,贸易总量是5096亿美元;到2020年,贸易总量是46559亿美元,增长了近十倍;进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也分别由当初的4%上升至14.7%和11.5%,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一财经研究院12月10日正式发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年——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下称《报告》),记述中国贸易二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观察当下面临的挑战,以及目前和未来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担当与机遇。                                                                                                                                                                                                                                         
《报告》称,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地位不断攀升。这意味着我国在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从此前的加工组装逐步升级为自主研发商品出口,这符合中国国内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的经济结构转型。
《报告》提到,全球贸易体系在这二十年间格局不断变迁,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受到来自区域贸易协定盛行、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改革诉求强烈等的种种挑战。
时下,以CPTPP、RCEP、USMCA为代表的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国家间达成协议上更为灵活,并且协定内容能对参与的国家在经济上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与多年谈判都未见成效的多边贸易体系形成鲜明对比。WTO自身存在低效率和机制僵化的问题,并且在美国操作泛政治化议题的背景下,WTO被逐渐排挤至世界经贸治理的边缘。在新冠疫情危机背景下,多个发达国家政客鼓吹制造业回流以保障供应链安全,洲际价值链有望代替全球价值链成为新型国际分工格局。
挑战变动不居,但唯一不变的是: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依然以各种方式向前推进,物流相联,无法被阻隔。
《报告》称,后疫情时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变迁中面临新的机遇。虽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仍然存在,但是通过主导RCEP协定谈判、争取加入CPTPP 协定以及对 WTO 改革提出切实意见,我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贸治理。
放眼世界,中国无疑是全球贸易大潮中的重要力量,也是产业链上几乎最为完整的一条巨轮。2020年4月,中国首次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全球化时代,我国就会停下对外开放的脚步——继续扩大开放、深化双边和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都是中国对外应对风险挑战、对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体量巨大的中国,是开放的、融合的。共生与成长,将是永恒的主题。


旗舰报告

第一财经研究院以全球视野、数据丰富、媒体传播便捷的优势,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企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布的系列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