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Wind
二、地方碳市场
地方碳市场中,北京碳市场9月成交量及成交金额均较8月大幅上升,由于配额清缴于10月31日截止,截止日期的临近促使交易量上升。9月广东碳价持续走低,成交均价月初超过72元/吨,月末降至68元/吨左右。广东省2022年度配额履约工作已收官,200家控排企业中的2家企业经过责令整改也已完成配额清缴任务。深圳碳市场活跃度大大降低,由于8月末的履约期已过,9月成交量较8月减少94.44万吨。天津碳市场和重庆碳市场9月均无线上交易发生。
图2:国内各地方碳市场9月成交均价
来源:国内各地方碳市场交易所、Wind
表1:国内各省市低碳相关政策文件汇总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整理
1、北京碳市场
9月北京碳市场碳排放配额(BEA)线上成交量26.26万吨,成交额3205.29万元,成交均价122.07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123.03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128.00元/吨下跌3.88%。截至9月30日,BEA累计成交量5286.85万吨(公开交易1885.23万吨,协议转让3401.62万吨),累计成交额26.33亿元。
图3:北京碳市场9月线上交易数据
来源:北京绿色交易所、Wind
2、上海碳市场
9月上海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HEA)挂牌交易成交量4.38万吨,成交额278.79万元,成交均价63.66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5.21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3.50元/吨上涨2.69%。截至9月30日,SHEA累计成交量4872.33万吨(挂牌交易1989.55万吨,协议转让2882.78万吨),累计成交额12.51亿元。
图4:上海碳市场9月挂牌交易数据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Wind
3、广东碳市场
9月广东碳市场碳排放配额(GDEA)成交量24.64万吨,成交额1783.67万元。期间,最高成交价79.00元/吨,最低成交价65.66元/吨,成交均价72.40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8.07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74.12元/吨下跌8.16%。截至9月30日,GDEA累计成交量2.21亿吨,累计成交额61.59亿元。
图5:广东碳市场9月交易数据
来源: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Wind
4、深圳碳市场
9月深圳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ZEA)成交量3.51万吨,成交额210.58万元。期间,最高成交价66.00元/吨,最低成交价54.11元/吨,成交均价59.91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0.00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1.25元/吨下跌2.04%。截至9月30日,SZEA累计成交量7333.29万吨,累计成交额18.54亿元。
图6:深圳碳市场9月交易数据
来源:深圳排放权交易所、Wind
5、湖北碳市场
9月湖北碳市场碳排放配额(HBEA)挂牌交易成交量8.19万吨,成交额357.54万元。期间,最高成交价47.69元/吨,最低成交价40.21元/吨,成交均价43.64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4.51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5.01元/吨下跌1.11%。截至9月30日,HBEA(不包括远期和拍卖)累计成交量1.08亿吨,累计成交额27.11亿元。
图7:湖北碳市场9月挂牌交易数据
来源: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Wind
6、天津碳市场
9月天津碳市场碳排放配额(TJEA)无交易发生。截至9月30日,TJEA累计成交量3753.00万吨,累计成交额9.63亿元。
7、重庆碳市场
9月重庆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QEA)无定价申报交易发生;成交申报交易成交量175.24万吨,成交金额4890.81万元。
8、福建碳市场
9月福建碳市场碳排放配额(FJEA)成交量110.78万吨,成交额2611.94万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6.74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3.50元/吨上涨9.67%。
图8:福建碳市场9月交易数据
来源:海峡股权交易中心、Wind
三、欧盟碳市场
9月欧盟碳排放配额(EUA)现货成交量135.30万吨,期货成交量4.87亿吨。9月EUA现货结算价最低79.93欧元/吨,最高84.53欧元/吨;期货结算价最低79.99欧元/吨,最高84.56欧元/吨。
9月EUA价格相比8月整体下跌明显,月末降至80欧元/吨左右,出现自7月以来的近三个月新低。9月EUA价格与低拍卖量存在一定关联,低拍卖量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影响,使得大多数投资者看跌碳价。
9月5日,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表声明,确认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和GRI标准已实现高度互操作性。高度互操作性的实现将大大减轻许多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双重报告”的可能性。
图9:欧盟碳市场9月交易数据
来源:欧洲能源交易所、ICE、Wind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慧雯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共识。为进一步传播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以及相关领域的政策指引和实践,第一财经研究院开设了“可持续+”栏目,涵盖双碳、影响力投资、绿色金融、ESG、乡村振兴等领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沪ICP备14015572号-6 | 网安备案号: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4461号
沪ICP备14015572号-6
网安备案号: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4461号